旷场实验(OFT)又称开箱实验和旷场实验,是评价实验啮齿动物运动功能和焦虑状态的经典行为学方法,广泛应用于精神神经药理学和神经行为学的基础研究。其原理是基于啮齿类动物具有害怕开阔空间和探索新事物、新环境的天性,所以它们在开阔空间的活动是恐布症。一般认为,记录的开放场活动前10 ~ 20分钟主要是询问活动,后30 ~ 40分钟主要反映自发活动,此时实验动物对开放箱事先并不熟悉。田间实验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动物遗传变异、性别、实验环境、昼夜节律、发情周期等。
为了研究实验条件对旷场实验主要指标的影响,我们研究了不同性别、品系(昆明种、C57BL/6、BALB/C)小鼠在不同测试时间(早晚)的表现,深入探讨了品系、性别、生物节律对小鼠旷场实验的影响。
仪器设置
采用VisuTrack动物行为分析软件,通过计算机对分析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
该仪器主要由四个40 cm× 40 cm× 40 cm的实验开口箱组成,在箱体顶部的中心位置设置了一个与记录系统相连的摄像头。对小鼠的实时图像进行系统分析,获得小鼠在空旷场地的行为数据。
旷场实验
实验前,所有品系小鼠在饲养室中进行一周的驯化,在此期间,每天对动物进行5分钟左右的抚摸,以适应实验者的操作。实验开始前30分钟,将小鼠移入测试室进行适应,以保证小鼠的活动在实际测试过程中趋于稳定。测试时间:白天8 ∶ 30 ~ 11 ∶ 30,晚上20 ∶ 30 ~ 23 ∶ 30。实验前,在VisuTrack系统(上海欣软)中选择开阔地模式,设置模式索引,设置记录时间为1h,调整亮度等参数,将小鼠放在开阔地中心,背对操作者,输入“开始”命令,开始实验记录。每次动物实验结束后,将开口箱底部的粪便清除,用500 ml/L的乙醇喷洒开口箱底部并用干净的纱布擦干,以避免之前实验动物的残留气味对本次实验的影响。
实验获得实际轨迹数据后,利用VisuTrack系统(上海欣软)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每10分钟距离、总距离、前10分钟进入中心区次数等数据。前10分钟实验反映小鼠在新环境中的探索活动,后40分钟实验反映小鼠的自发活动。
研究发现
本实验对不同性别的C57BL/6、BALB/C和昆明小鼠在不同时间点(不同昼夜节律)进行了1h的旷场实验,并对其探究行为和自发活动进行了分析。旷场实验是一种通过测量运动活动来研究动物行为的实用方法。旷场实验的设计原则是基于啮齿动物的向性(Thigmotax-is),指的是未知的、有潜在危险的地方,老鼠不敢张大,从而表现出“贴墙”的特性。一般来说,在旷场实验中,小鼠的水平运动反映了动物的活跃程度,垂直运动反映了动物对新环境的好奇心,粪便的多少反映了动物在新环境中的紧张状态。
在不习惯的开箱条件下,前10 ~ 20分钟反映小鼠的探索活动,20 ~ 60分钟反映小鼠的自发活动。60分钟后,小鼠活动量下降并趋于稳定,表现出明显的昼夜活动。在人类漫长的培育过程中,实验用小鼠被分为瑞士、ICR、BALB/C、C57BL/6等几个品系。其中,C57BL/6和BALB/C小鼠是科研中常用的两个近交系,但遗传背景差异较大,而昆明小鼠一直是我国唯一的封闭群小鼠,使用最多。以前的研究表明,近亲繁殖的老鼠和封闭的老鼠在基本活动、学习能力和对危险的反应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