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很多细胞存在被“黑胶虫”污染的现象,对细胞培养及其后续实验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黑胶虫”至今无明确定义,其是生物还是非生物?是细菌还是真菌?还是血清中的蛋白结晶?各有说法,且不同人员观察到的形态不一。
通过检测发现,“黑胶虫”主要为支原体污染,部分为未知的增殖不明显的细菌污染。
“黑胶虫”污染常见表现
1、培养液不浑浊,但在低倍镜下,“黑胶虫”呈黑色颗粒状或片状;在高倍镜下,黑色颗粒在原地进行“布朗运动”,并且“黑胶虫”与细胞数量呈负相关,且随着细培养时间的延长“小黑点”逐渐增多,更换培养液或洗涤细胞不能将其去除;
2、“小黑点”污染的细胞,营养消耗快,需要频繁更换培养液;
3、“黑胶虫”污染的细胞生长缓慢,细胞状态差,空泡化严重,甚至还可能导致细胞形态的改变。
图1. 黑胶虫污染
处理方法
若细胞状态尚可,添加黑胶虫/支原体抑制剂培养2-3代即可转阴;若细胞状态很差,建议消杀后丢弃。
预防措施
实验进行前,超净台用紫外灯照射30-60min,然后用75%酒精擦拭超净台台面,并开启超净台风机运转5-10min再开始实验操作;
实验用品用75%酒精擦拭后才能放入超净台内;实验用品用完应移出超净台,以利于空气的流通;实验完成后用75%酒精擦拭超净台台面;
每次操作只处理一种细胞,即使不同细胞使用相同的培养基也不要共享同一瓶培养基,避免细胞间的交叉污染;
操作时小心取用无菌的物品,避免污染。勿碰触吸管尖头,不小心碰触后应立即更换;不要在打开的容器瓶口正上方操作,容器打开后,倾斜45°操作,操作完成后及时盖上瓶盖;
CO2培养箱的清洁是较易被忽视的地方,应1-2个月对培养箱定期进行清洁消毒。
先用75%酒精擦拭培养箱内壁、隔板、水盘2-3次,用双蒸水清洗,再用酒精棉球擦拭一遍,最后紫外灯照射4h以上。水盘内加入无菌水(应每周更换),待培养箱内温度、湿度、CO2浓度稳定后再放入细胞;
定期清洗或更换超净台过滤膜、预滤网。
参考文献
[1] 周怡婷,高增鸿,杨嘉文, et al. 细胞培养中"黑胶虫"污染的检测及防治[J].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20,4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