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确定了临床方向,以及想要研究的细胞类型,那么第一件事并不是急着检测各种程序性死亡的标志物,而是先进行观察,然后排除干扰因素。
举个例子,假设我想要做肺癌的化疗耐药,并且选择了肺癌肿瘤细胞作为目标细胞类型,那么首先我要确定化疗耐药的肺癌细胞是通过加快增殖,还是通过抑制死亡来实现耐药的?具体可以通过组织切片先观察内部形态,再通过免疫组化检测增殖标志物Ki67。如果已经明确增殖标志物变化不显著,即耐药作用是通过抑制细胞死亡产生的,排除细胞增殖的干扰,那么才能进一步检测细胞死亡。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细胞程序性死亡的检测手段。上次已经说到可以通过透射电镜的观察和死亡标志物的检测确定细胞死亡方式。这里为大家总结了不同程序性死亡的电镜下表型以及标志物:
除了有各自不同的通路外,不同程序性死亡的诱发因素也各有特点。因此如果还是对不同细胞程序性死亡无法判断,那么可以在体外的细胞实验中使用程序性死亡诱导剂进行处理,再观察形态以获得直观的印象。
除了诱导剂之外,细胞死亡抑制剂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当某个因素可以诱导死亡发生时,判断这种死亡方式是否为目前发现的程序性死亡,是单一形式死亡还是复合型死亡,或是否为一种新型的尚未被定义的程序性死亡,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使用现有的细胞死亡抑制剂,并观察细胞死亡是否得到逆转。这里也为大家总结了常见的各种死亡诱导剂和抑制剂:
抑制剂可用于体外细胞实验,也可用于体内实验。举个例子,假设我发现A基因可导致细胞死亡,但无法确定是什么类型的死亡,在默认发生的是程序性死亡的前提下,只需要以下三步:
1. 在目标细胞中过表达A/或构建基因编辑动物模型;
2. 分别使用上述不同程序性死亡的抑制剂处理/注射,检测细胞活性;
3. 假设有2种抑制剂有明显完全/部分抑制死亡的效果,再检测这2种细胞死亡的标志物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中的表达/活化水平。
如果没有一种抑制剂可以逆转A介导的细胞死亡,那么恭喜你,你有可能发现了一种新型的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
除了特定的通路和标志物,还要根据细胞死亡的不同特征来进行辨别。无花果认为,细胞程序性死亡其实大致可分为三类:
1. 最基本的围绕凋亡拓展的死亡方式,包括经典的凋亡、失巢凋亡、自噬依赖的细胞死亡、溶酶体依赖的细胞死亡等;
2. 炎症免疫相关的死亡方式,包括坏死性凋亡、焦亡、免疫原性细胞死亡、NETosis(包括其它粒细胞死亡)等;
3. 金属离子相关的死亡方式,如铁死亡、铜死亡,以及镁、铝、锰等金属引起的细胞毒性死亡。
因此也可以额外检测细胞内外的炎性细胞因子/趋化因子水平,或检测细胞内金属离子水平,结合观察到的死亡表型,判断该死亡方式属于哪一大类,再二次筛选。